-
一辈子专注一件事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9 热度:195
导语:”近年来,全世界掀起了“智能制造”热,这既是未来世界经济走向的必然,也是现实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。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加速增长,助力中国智能的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发展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。行业企业奥普特成功上市,也标志着整个行业[详细]
-
专注“玩泥巴” 这位教授是认真的 污泥无害处理变废为宝 技术攻关助力生态修复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9 热度:94
导语:朱书景(右)指导企业生产工艺 朱书景(左一)在生产线前为学生现场教学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马兴建 推进校企合作,申报科研项目,开发产品助力海绵城市建设……尽管大多数高校已开启寒假模式[详细]
-
“大爱教师”言传身教为学生塑造品格 20年献血总量超两个成年人血量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9 热度:97
导语:长江日报讯(记者乔驰通讯员朱素芳宋骥)1月15日上午,阳光灿烂,在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操场上,体育教师郭卉与学生们围成圆圈,一个毽子在她和学生之间来回跳跃,清脆的踢毽声与大家的欢笑声此起彼伏。“高三学生的体育合格考试已经完成,希望他们能在[详细]
-
守护一条河 培育一代人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9 热度:60
导语:肖明涛是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小学的校长,也是凉水河镇小学门前白龙泉河的民间河长,今年42岁的他生于白龙泉河畔,长于白龙泉河畔,对白龙泉河就如对母亲一般眷念。受命担任民间河长的三年来,他身体力行,用滴滴汗水见证白龙泉河由浑浊变得清澈;他言[详细]
-
让学生爱上作文 书写生活 记录时代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9 热度:136
导语:刘燕,武汉市洪山实验小学语文教师,洪山区“教学能手”,武汉市第三届“最燃青年教师”。 习作教学的重要性众所周知。文章写作难,难就难在小学生人生阅历有限,知识储备较少,面对作文题目缺乏真实体验和情感共鸣,自然就会感觉无物可写、无处下手[详细]
-
乡村教师李晶——带动全家“筑梦”乡村教育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9 热度:183
导语:李晶给孩子们讲课。 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顿晓娟 楷模名片 李晶 女,34岁,吉林省农安县人,现为湖北省沙洋县拾回桥镇老山小学教师。她扎根偏远山村十年,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,动员全家南迁,为农村孩子点燃希望之灯。她荣获过“全国优秀[详细]
-
50岁孙峰“妈妈”用心守护“星儿”笑容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9 热度:133
导语:极目新闻记者国倩 实习生杨涵 殷宇航 通讯员杨国涛 胡蕴芬 吴雅玲 “这学期老师发现你是有很多特长的:球拍得很连贯,认字很多,也会玩魔方了。看你是有很多优点的。要加油长大呀 极目新闻记者国倩 实习生杨涵 殷宇航 通讯员杨国涛 胡蕴芬 吴雅玲 “[详细]
-
这位老师自制“红宝书”因材施教 指导学生成为发明大王 让高校课堂变成圆桌论坛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8 热度:116
导语:王艳老师(后排左四)指导学生斩获挑战杯特等奖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张利 “记得大冬天的清晨6点,她就把我们召集到食堂磨赛事,计划书可以改20多遍,太拼了 王艳老师(后排左四)指导学生斩获挑战杯特等奖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[详细]
-
“生命画师”坚守白血病病房19年 带学生创作绘本助患儿疗愈 特殊支教老师成心灵摆渡人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7 热度:85
导语:“生命方舟”志愿者为玫玫(前排中)庆祝生日 韩淑萍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 实习生 吴锐 彭家祚 “玫玫生日快乐……”前不久,一场温馨的生日会,在长江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活动室举行。该校43岁的动画[详细]
-
爱操心的“王爸爸”有股运动魔力 学生们都爱蹭他的课 把体育锻炼玩成潮流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7 热度:167
导语:王德平(中)带队参加篮球比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通讯员 刘明杨 课上他是严格训练的王sir,课后他是温暖心细的“王爸爸”。从教23年,他就爱为学生们操心,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他,甚至有人等他下课送冰糖雪梨给他润嗓子……武昌理工学院体[详细]
-
高职教师乐当兼职“火车医生” 多年为铁路一线解小题 赢回数千万元的大效益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171
导语:黄志高(右)来到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江岸机务段,与一线工作人员交流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刘莉琳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3月6日,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学院教师黄志高,“轻车熟路”地走进了中国[详细]
-
大山里的“诗和远方”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52
导语:她舍弃都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和高校工作,跟随丈夫来到鄂西大山,用心点亮山区职业教育之灯,成就学生幸福人生。“我无悔于当初的选择,因为大山里同样有‘诗和远方’。”在2020年“最美鹤峰”县级竞选现场,她一句坚守山区教育的质朴话语,让在场观众[详细]
-
深山红烛耀教坛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65
导语:他在竹山县竹坪乡大山深处坚守了二十三年,身兼多职、勇挑重担、鏖战病魔、屡创佳绩,像一支红烛在大山深处绽放出耀眼的光芒,照亮了深山学子的前进之路。他就是竹坪中学党员教师金佩平。 金佩平1998年9月竹山师范毕业,被分配到竹坪乡最偏远的龙凤[详细]
-
潜心教学 爱心育人 记郧阳区胡家营镇中心小学教师肖忠平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65
导语:走进郧阳区胡家营镇中心小学的大门,很远就能听到肖忠平老师讲课的声音, 24年了,她依然像刚上讲台时一样,充满激情,铿锵有力。 1997年,她告别母校郧县师范,毅然回到家乡郧阳区胡家营镇,开始了教书育人工作。多年来,她刻苦钻研英语教学,成为[详细]
-
王娟:学生心灵世界的点灯人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184
导语:“只要看到孩子们的心结打开了,他们能阳光生活,健康成长,我就心满意足,这也是我不懈的追求 “只要看到孩子们的心结打开了,他们能阳光生活,健康成长,我就心满意足,这也是我不懈的追求[详细]
-
测量老师用双脚走出最准标尺 企业里五年如一日义务授课 工地上日行六万步成为常态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70
导语:黄仕超讲解无人机航测 黄仕超给鸿规勘测员工上培训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程晓璐 摄影:通讯员 谈宇锋 又是6万步——黄仕超不出意料又登顶了朋友圈运动排行榜。学生们知道,他又去工地了;同事们也不会奇怪——5年来,每逢寒暑假、[详细]
-
让每一朵花都绽放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90
导语:曹娟老师是十堰市郧阳区实验中学的班主任, 2013年被评为湖北 曹娟老师是十堰市郧阳区实验中学的班主任, 2013年被评为湖北[详细]
-
地大教授让“疯狂石”变“幸福石” 翻山越岭采集5万多件标本 为竹山绿松石量身定制标准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147
导语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庞伟红 邓云涛 绿松石在中国已有八千多年历史。”日前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珠宝学院杨明星教授赶赴河南二里头夏都遗址,参加由社科院考古所主办的一场全国专家研讨会,专[详细]
-
野生芭茅草变美味食用菌 废弃养猪场成循环产业园 蘑菇教授书写大别山版“山海情”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176
导语:郑永良教授(左)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余艳军 热播脱贫攻坚剧《山海情》中,有一位带村民种植蘑菇致富的凌一龙教授,原型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、“时代楷模”称号获得者林占[详细]
-
用汗水滋润教育沃土,用师爱呵护学生成长 ——记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何艳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91
导语:“我要把精力和汗水挥洒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,用爱心呵护学生们的梦想和成长,尽力为他们全面发展、成人成才、走向成功和改变命运筑牢筑好根基。”这是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何艳的座右铭。 何艳是郧阳柳陂镇人, 2014年毕业于湖北师[详细]
-
为天使修补翅膀的知心姐姐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142
导语:每个孩子都是翅膀折断的天使,所以跌落在大地上,不停寻找缝补翅膀的人,使这些孩子的青涩、莽撞、唐突得到关照和成长,郧阳区实验中学的张年云老师就是在这个过程里修补翅膀的人。在学生心中,她是知心姐姐,在她心中,学生永远是天使,她甘做为天[详细]
-
左腿两处摔骨折 老师拄拐来上课 在讲台上也不肯坐: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71
导语:李金雪拄拐给学生们上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陈鸣 胡祥学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“同学们,这道题咱们的错误率达到18%,必须仔细分析一下。”昨日下午第一堂课,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高二(13)班教室里,48岁的物理老[详细]
-
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——记鹤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、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梅德云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184
导语:4月13日上午8时许,鹤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梅德云早早地来到办公室,开始一天的忙碌,办公桌上大部分都是教育扶贫工作材料。 “认真做好资助学生信息统计,我们马上要发放春季教育助学金了,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。”梅德云叮嘱好同事。 2013年[详细]
-
以校为家育桃李 ——记花庄中学教师周金龙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191
导语:乐于奉献,工作任劳任怨,时常打趣说:“我就像蜜蜂王国的一只工蜂,生来就是干事的”。他是南漳县肖堰镇花庄中学教师周金龙。 周金龙,男,现年53岁,中共党员,1987年参加教育工作。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,彰显了他对学校、对工作的无限忠诚与热爱。[详细]
-
“魅力”教师夫妻档 既是一起共事的同事搭档 又是一起生活的夫妻伴侣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06 热度:83
导语:在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,有着两位关系非同寻常的教师,他们既是一起共事的同事搭档,又是一起生活的夫妻伴侣,他们就是钱程老师和阳小兰老师。4月19日,在该校第七届魅力人物评选活动中,他们双双被推荐成为魅力人物候选人,他们的故事也在校园[详细]